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生□屋商店發行臺灣果物鳳梨
登錄號:2001.008.1646的圖片(20010081646_I001.jpg)(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1.008.1646的圖片(20010081646_I001.jpg)(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646的圖片(20010081646_P001.tif),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646的圖片(20010081646_P002.tif),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646的圖片(20010081646_I002.jpg)(CC BY),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8.1646

尺寸:14.1 x 9.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農林漁牧業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自然景觀,動、植物
創作者/製造者:生□屋商店發行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繪葉書、水果、物產、觀光、旅行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臺灣果物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鳳梨彩色繪圖,畫面中可見四顆橘色的鳳梨仍未長成;右側有「(台灣果物)鳳梨 Ananas comosus□□」,後方尚有字樣但不易辨識;背面為空白明信片橫式書寫面,右上角有郵票黏貼處,右側有「郵便はがき」,上方有「CARTE POSTALE POST CARD POSTKARTE CARTOLINA POSTALE OTEPbITOE IIHCbMO」,正中間有「生□屋商店發行」字樣。(註:參考其他明信片發行狀況,□應是「蕃」字。
2.鳳梨為熱帶乾生作物,最初源於南美洲,臺灣於日治以前即有鳳梨,日治初期於「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經濟政策下,將鳳梨加以培育進而商業化,此後鳳梨罐頭加工業興起,引發各地栽植鳳梨,成為日治時期臺灣重要物產之一。
參考資料:1.陳壽民,1951。臺灣之鳳梨,臺灣銀行,4(2):111-114。
2.封存百年的酸甜滋味-日治時期臺灣鳳梨產業,數位文化電子報,http://newsletter.ascdc.sinica.edu.tw/news/Content.php?lid=765&nid=6993(瀏覽日期:2018/06/16)。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20/04/23
已瀏覽清單
藏品(未知種角孔海膽)的圖片
藏品(生蕃屋商店發行明治紀念博物館)的圖片
藏品(剪黏)的圖片
藏品(1951年柯旗化與教職同事合照)的圖片
藏品(臺南慈惠院)的圖片
藏品(鋁製螃蟹紋糕餅握柄模具)的圖片
藏品(1964年味全企業月曆海報)的圖片
藏品(瓷碗)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