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檬果
登錄號:2001.008.1617的圖片(20010081617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1.008.1617的圖片(20010081617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617的圖片(20010081617_P002.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617的圖片(20010081617_I001.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617的圖片(20010081617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8.1617

尺寸:8.9 x 13.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農林漁牧業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自然景觀,動、植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觀光 、旅行、水果、土芒果、繪葉書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檬果(即芒果)為主題之明信片,正面有芒果彩色圖像,畫面中可見7顆芒果懸掛於枝條上,由品種判定應為土芒果,左下有2段文字,第1段「(臺灣果物)檬果」,第2段「Mangifera indiea, Linn.」;背面為空白明信片直式書寫面,以藍色單色印刷,左上有郵票黏貼處,上方有「郵便ハガキ」字樣,左側有「CAPTE POSTALE POST CARD」及2行字樣,由上至下為「POSTKARTE CARTOLINA POSTALE」、「OTKPbITOE IIИCbMO」,中央有字樣「□□□商店發行」(註:疑似「生蕃屋商店發行」)。
2.芒果為荷蘭人從華南及南洋一帶引進臺灣之物種,先於臺南地區進行栽種,後傳於臺灣各地,日治時期亦有對芒果進行新種培育與改良,然今被大眾所熟知的愛文芒果則為戰後所開發之品種。日治時期為了配合「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政策,一方面進行品種改良及化學肥料之使用,另一方面設置農業試驗所,用以提升各式農產品之產量。
參考資料:1.張蕙松,2012。菜市場水果圖鑑,頁:124-131。臺北:天下文化。
2.薛化元,2014。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經濟發展解釋架構的一個考察:以「農業臺灣.工業日本」為中心(1895~1945),臺灣風物,64(4):71-110。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20/04/29
已瀏覽清單
藏品(缽形蓋)的圖片
藏品(鵝媽媽出嫁 (附錄中文校訂稿 散頁))的圖片
藏品(大絹斑蝶)的圖片
藏品(愛書會通信33)的圖片
藏品(指南針)的圖片
藏品(光緒9年3月墾戶首吳進興給墾契字)的圖片
藏品(糙莖菝契)的圖片
藏品(民國五十三年縣長林金生致廖溫正雲林縣政府通知)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