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13.0007
尺寸:15.3 x 22.3 x 0.2cm
外文名稱:公學校用漢文讀本 卷三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28/01/25~1928/01/25
年代描述:昭和3年1月25日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教育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總督府
製造地:臺北市
關鍵詞:課本、教育史、初等教育、漢文科
文物描述:本件為臺灣總督府編纂、發行之《公學校用漢文讀本》,卷次為第3卷,發行時間為昭和3年(1928)1月25日,由臺北市松浦屋印刷部印製。內頁分成上、下兩欄,上欄為生難字,下欄為課文及插圖。內頁分成上、下兩欄,上欄為生難字,下欄為課文及插圖,內容包括「天長節」、「蔗及糖」、「公德」等課文,共26課。臺灣總督府在統治期間共發行過《臺灣教科用書漢文讀本》(1904)及《公學校用漢文讀本》(1919)兩版本教科書,本件為1919年所頒定之版本,使用至1937年廢止漢文課程為止。
參考資料:李佩瑄,2011。〈從《漢文讀本》看日治時期公學校漢文教育的近代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編目日期: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