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縮腰式中型石臼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A001.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A001.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P001.tif),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P002.tif),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P003.tif),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A002.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195的圖片(20020040195_A003.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4.0195

尺寸:26.8 x 26.6 x 15.7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農業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舂臼、春臼仔、石精臼
文物描述:1.本件以石頭鑿成縮腰式造型,周徑上寬下窄,底座雖小,重心仍然穩定,中間為一個半圓形的深坑凹槽,該石臼是作為人工持杵搗擊使用。因經久使用與年代久遠,整體有明顯的粗糙感與些微泥塵沾污,口緣內外側部分皆有部分的破損,凹槽底部有明顯破損,臼身底部有破損修部的痕跡。
2.此類中型的石舂臼大多主要是用於年節時,將製作糕粿的內餡如花豆、紅豆等搗成豆餡、豆沙等。石舂臼是臺灣早年農業社會常見的食材加工器具,1940年代以後,這種費力的石臼已漸漸淘汰,偶而可以在鄉間看到廢棄的古老石臼,或者被當成民俗藝術品蒐藏裝飾使用了。
參考資料:1.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3717(瀏覽日期:2019/09/25)。
2.簡榮聰,1900。台灣傳統農村生活與文物。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上衣)的圖片
藏品(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候選人黃義交競選文宣冊)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2304))的圖片
藏品(臺灣省音樂藝術季活動系列之13─復興劇校 民俗技藝)的圖片
藏品(高田福安戰時救生名牌)的圖片
藏品(砥石)的圖片
藏品(瓷杯)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曆——男性和服(「男の着物」鑓の権三重帷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