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5.0449
尺寸:205.4 x 51.4 x 104.3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農業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水利、農業、農具、木製品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坐式龍骨車,木製材質。該物件外觀斑駁,可見座椅設計,物件底部為木板製成的腳踏,腳踏木片製成輪軸,作為引水、排水的用具。
2.因形狀像人的脊椎骨(龍骨),而稱為「龍骨車」又稱「翻車」、「踏水車」,是古代漢人利用齒輪和鍊唧筒原理引水或排水的機械,即利用雙腳、獸力、風力、水力等驅動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地勢較高的農田中,,發明時間大約在西元2世紀。在台灣普遍為腳踏式龍骨車,除了灌溉以外,也會用來引海水進入鹽田。
參考資料:1.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歷史卷》,北京:農業出版社,1995,頁:58。
2.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1991。中國水利百科全書,頁:415,北京 : 水利電力出版社。
3.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鹽業,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91119911587.pdf (瀏覽日期:2019/10/29)。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B
編目日期:202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