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Frederick De Wit〈世界新地圖〉
登錄號:2002.006.0023的圖片(20020060023_P002.tif)(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2.006.0023的圖片(20020060023_P002.tif)(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6.0023的圖片(20020060023_P001.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6.0023的圖片(20020060023_P003.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2.006.0023的圖片(20020060023_P004.tif)(CC BY),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6.0023

尺寸:49.5 x 50cm
外文名稱:Nova Orbis Tabula In Lucem Edita, A. F. de Wit.
歷史分期: 1683-1723(清代-康熙)
推測年份(西元):169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地圖,16-19世紀單幅地圖及善本地圖集
創作者/製造者:Frederick De Wit
製造地:荷蘭阿姆斯特丹
關鍵詞:世界、普通地理圖、東西半球
文物描述:〈世界地圖〉(Nova Orbis Tabula In Lucem Edita, A. F. de Wit.),拉丁文世界地圖,Frederick De Wit(1629/30-1706)繪製。Frederick De Wit是荷蘭的製圖師與地圖出版商,代表作有《世界海洋地圖集》(Orbis Maritimus ofte Zee Atlas,1675)及《大地圖集》 (Atlas Major,1690)。本圖依圖名可能是前者地圖集中之一頁,但圖上繪有標示1685及1686年的兩條航線。
繪製內容為全世界,以歐亞非舊大陸、美洲新大陸為中心分作東西兩半球。此圖反應當時的地理認知,因在1766-1779年庫克船長(Captain Cook)在太平洋區域的探險之前,澳洲和夏威夷一帶為歐洲人所未知的領域,圖上將澳洲西岸與新幾內亞島描繪成一陸塊,稱為新荷蘭(Nova Hollandia),澳洲東岸不詳,美洲近北極地區的描繪並不完整,今俄國西伯利亞北部至北海道一帶的描繪不甚精確,且尚不知南極為大陸。圖中除各洲主要國家、地名外,並標示出航線。圖中臺灣地名標示為福爾摩沙島(Formosa I.),位於北回歸線上。附圖有二,在圖面正上、正下分別製作北極、南極為中心的南北半球圖,四個角落則有華麗的繪畫。
編目者:委託編目黃清琦
編目日期:2015/02/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皮影戲偶頭-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