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演藝館與特許館與海女館
登錄號:2002.007.0995的圖片(20020070995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2.007.0995的圖片(20020070995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2.007.0995的圖片(20020070995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7.0995

尺寸:14.1 x 9.1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35/10/10~1935/11/28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博覽會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繪葉書、觀光、旅行、第二會場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第二會場特許館、海女館、演藝館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兩張黑白照片,左上方為特許館及海女館,畫面正中間色且位處角間的建築為特許館,入口上方有「特許館」字樣,正上方及外觀裝飾皆以船舵為主,畫面右側可見側面城樓,周圍有假石造景,該館即為海女實演館,照片下方有「第二會場特許館及海女館」,右下方照片則為演藝館,畫面中可見建築前方有兩棵大樹,入口處上有「演藝館」字樣,照片下方有「(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第二會場演藝館」字樣,明信片右上方有一藍色圓形紀念戳章,內有博覽會全名以及「昭和十年自十月十日至十一月二十八日」,並有臺北公會堂圖樣;背面為空白明信片橫式書寫面,以灰色單色印刷,右上方為郵票黏貼處,右側有「郵便はがき」,正上方有「POST CARD」字樣。
2.始政四十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為西元1935年10月至11月共50日的博覽會,舉辦地點以臺北為主,為宣傳其統治政績,及臺灣各項政策的成果,主要分為四個會場,其中第二會場於今二二八公園。特許館海女實演館位於第二會場,活動引進了當時日本新興娛樂型態,由一名海女在大型玻璃水槽內表演潛水、採集珍珠的工作實況。演藝館位於第二會場,為進行表演之場館,主要有西川會舞、女給舞、蓬萊舞等表演,其中蓬萊舞的11首表演歌單皆以臺灣地區的意象下去形造,頗有在地特色。
參考資料:程佳惠,2001。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8/09/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塑膠尼龍幾何造型編織檯燈)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平劇人物-典韋)的圖片
藏品(刀)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全身偶-哪吒)的圖片
藏品(馬齒莧)的圖片
藏品(沒有單純的風景-3)的圖片
藏品(邱德雲裝裱相紙:汗流脈絡等系列226)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