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鈴木勇進堂發行共進會第二會場音樂堂
登錄號:2002.007.1149的圖片(20020071149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2.007.1149的圖片(20020071149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2.007.1149的圖片(20020071149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7.1149

尺寸:14.1 x 9.2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準確日期:1916/04/10~1916/05/15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博覽會
創作者/製造者:鈴木勇進堂發行
製造地:日本
關鍵詞:觀光、旅行、繪葉書、南進政策、殖民成果
文物描述:1. 本物件為以共進會第二會場音樂堂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音樂堂黑白照片,影像中央道路兩側各立有1座路燈,右側路燈下方有一戴著斗笠的人,中央圓頂涼亭式建築前方入口處站有一戴著帽子的人,其涼亭式建築上方為阿拉伯式圓形的屋頂,與屋簷交界處有4隻鳥類的雕刻,影像下方標註「共進會第二會塲內音樂堂」、「(鈴木勇進堂發行)」、「(エ)」。背面為空白明信片橫式書寫面,以藍色單色印刷,四角有黑色毀損,右上角有一方框為郵票黏貼處,右側部分寫有「郵便ハガキ」,正中央上方寫有三段文字,由上至下為「CARTE POSTALE POST CARD」、「POSTKARTE CAROLINA POSTALE」、「ОТКРЬІТОЕ ІІИСЬМО」,中央偏左有一道分隔線,並標有「MADE IN JAPAN」。
2. 臺灣總督府為慶祝始政20週年,於西元1916年4月10日至5月15日(從原定日期延期6天)在臺北舉行首場大型展覽活動,其目的為藉此展示日本於臺灣殖民二十週年的成果。音樂堂內的表演項目由協贊會進行安排,分為中國音樂與西洋音樂兩項,西洋音樂由12名臺北音樂隊樂師進行演奏;中國音樂則聘請大稻埕及艋舺的臺灣人演奏,每日演出2至3場。
參考資料:1. 程佳惠,2001。1935年臺灣博覽會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彭慧媛,2006。日治前期「殖民臺灣」的再現與擴張-以「臺灣勸業共進會」(1916)為中心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8/09/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琦君友人與其家人合照1-18)的圖片
藏品(海島陵齒蕨)的圖片
藏品(華興磁行發貨票)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藥籤)的圖片
藏品(x方向、樑版配筋詳圖)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臉譜)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