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花草紋瓷碗
登錄號:2003.001.0267的圖片(20030010267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267的圖片(20030010267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267的圖片(20030010267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267的圖片(20030010267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267的圖片(20030010267_P004.tif)(CC BY),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267的圖片(20030010267_P005.tif)(CC BY),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267

尺寸:20.6 x 20.4 x 6.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二十世紀中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彩瓷、鶯歌窯、大碗公
文物描述:碗口外侈、弧壁、弧腹下收,碗底較淺而寬。此碗採拉坯成形,先施釉下彩繪之後再施罩透明釉,經高溫燒製而成。圈足露胎並沾有窯沙,胎色黃褐。碗口施以一道青色釉彩。碗外壁上方與近底處各裝飾一組褐彩與鈷藍組合的雙圈弦紋。碗內面一側以彩繪簡筆花草紋,墨綠顏料描畫豐肥的葉子,鈷藍彩點飾草葉,並以工具刮剔出細線葉脈。粉紅與紫彩作花瓣與花蕊。內外器壁經年累月歲月風霜,多污漬,碗口且多處缺角。彩繪簡筆花草紋碗以北部地區鶯歌、北投窯生產最具盛名。這件作品器型、胎土特徵與常見的北投、鶯歌窯製品略有差異,確切窯址產地尚待考證。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10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大正11年10月土地登記濟證)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張福英和丈夫林景仁攝於他們的第一棟房子)的圖片
藏品(紅陶印花鳥紋碗)的圖片
藏品(櫻都艷跡)的圖片
藏品(畫櫛蛇尾)的圖片
藏品(「反黑箱反服貿」傳單 )的圖片
藏品(臺北工專(今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八德路校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