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法鐘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I001.jpg),第1張,共1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I001.jpg),第1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1.tif),第2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2.tif),第3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3.tif),第4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4.tif),第5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5.tif),第6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6.tif),第7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7.tif),第8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8.tif),第9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09.tif),第10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10.tif),第11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11.tif),第12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12.tif),第13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P013.tif),第14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I002.jpg),第15張,共16張
登錄號:2003.001.0424的圖片(20030010424_I003.jpg),第16張,共1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424

尺寸:13.6 x 13.5 x 21.5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護符法器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道教、法鐘、法鈴
文物描述:1.本件收藏品為深褐色法鐘,長13.6公分,寬13.5公分,高21.5公分,器身呈現典型鐘形,頂端突出木質棒狀握把。器身頂端有兩週弦紋,頂部則有一週,期於部位無裝飾,內部以鐵絲繫有舌錘。
2.法鐘又稱法鈴,是傳統道教信仰常見之法器,附有握把方便施法者握持,握把頂端常做三叉形,具有「一炁化三清」的道教信仰意義。行科演法之時,手搖法鐘發出鈴聲,搭配儀式之進行,同時鈴聲也具有驅邪作用。
參考資料:1. 法鐘,臺灣民俗文物辭典,https://dict.th.gov.tw/term/view/1559 (瀏覽日期2021/08/24)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1/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貼面磚詳圖)的圖片
藏品(短翅樹鶯)的圖片
藏品(連珠波紋蛾)的圖片
藏品(民國六十年中華民國郵政掛號函件執據)的圖片
藏品(丁紅)的圖片
藏品(翼柄決明)的圖片
藏品(逸仙印象)的圖片
藏品(細點圓趾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