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南米街磚燒福德正神神像
登錄號:2003.001.0623的圖片(20030010623_I001.jpg),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623的圖片(20030010623_I001.jpg),第1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623的圖片(20030010623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623的圖片(20030010623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623的圖片(20030010623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5張
登錄號:2003.001.0623的圖片(20030010623_I002.jpg),第5張,共5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623

尺寸:11.4 x 11.6 x 21.5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正源興製
製造地:臺南市
關鍵詞:民間信仰、土地公、伯公、傳統工藝、陶燒神像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臺南米街磚燒福德正神神像,係低溫素燒製成,呈現磚紅色胎,表⾯還殘留⽩⾊的化妝土;頭戴員外帽,兩肩與雙膝處飾以回字紋,腹部飾以雲紋、波浪紋,右手托元寶,左手垂放左膝,坐於圈足椅中,腳踏墊,⼈物、配件、底座⼀體成形。座椅背面陽刻銘文「台南米街」。
2.臺南米街即今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與成功路間的新美街,日治時期臺南米街製作銷售神像之商號有正源興與正順興。
3.福德正神一般稱為土地公,民間稱為福德爺、土地公伯、后土、福神,客家人則稱為伯公,乃掌管土地之神。在臺灣到處皆可看到土地公廟,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之俗諺;隨時代環境的改變,其神格也逐漸轉為多元化,祂不僅是土地的守護神,由於祂能使人們豐收致富,而轉化為財神。
參考資料:王建旺,2003。臺灣的土地公,頁:80-81。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9
編目日期:2020/11/06
已瀏覽清單
藏品(男子短裙)的圖片
藏品(彭公瑞鷺縣長主持新竹縣政八年誌念:彭縣長與他人合影)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