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花卉紋花口瓷碗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P004.tif)(CC BY),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P005.tif)(CC BY),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I001.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I002.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3.001.0749的圖片(20030010749_I003.jpg),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1.0749

尺寸:20.7 x 20.9 x 7.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1950-1960年代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部
關鍵詞:彩瓷、花口碗、鶯歌窯、折枝花卉紋
文物描述:戰後初期家庭常見之釉下多彩瓷碗。敞口、弧壁、碗底較淺而寬,帶圈足大碗,以模具成形,並於白色長石釉上裝飾彩釉之後,高溫燒成。形制上,口緣做成菱瓣形,碗壁亦模印一道一道的花瓣稜脊,整個碗彷彿一朵盛開的花兒。裸足露灰白胎,足內沾黏少量窯沙,圈足之外全器滿釉。碗外壁素面無紋,僅有幾許使用髒污痕跡。花口緣施罩一圈青色釉彩,碗壁一側以青、藍、綠、粉紅彩繪折枝花卉圖案,筆法率性隨意。碗心釉面可見開片,口緣一角帶褐色使用痕。1950至1960年代北部地區鶯歌等窯製品。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 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3. 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縣: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木製太師椅)的圖片
藏品(自由時代雜誌社出版《先鋒時代》週刊總號250號)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臺灣野牡丹藤)的圖片
藏品(刺栲、鉤栗、火燒柯)的圖片
藏品(《魔域飛龍》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電阻)的圖片
藏品(玉質臥馬篆體四字款印章)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