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中美製藥「蛇標黑蛇丸」藥品包裝袋
登錄號:2003.008.0567的圖片(20030080567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3.008.0567的圖片(20030080567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3.008.0567的圖片(20030080567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3.008.0567

尺寸:6.2 x 10.3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47~1968
類別一:器物類,醫療衛生,藥品
創作者/製造者:中美製藥家庭配置社
製造地:臺灣臺中市
關鍵詞:中藥、成藥、寄藥包
文物描述:1.本件為中美製藥「蛇標黑蛇丸」藥品包裝袋,紙質,紅綠藍三色印刷,包裝封面中間印有一著西服戴眼鏡之專業人像照,並圍以紅色及綠色花草裝飾邊框,人像上方以紅底長條框白字印上藥品的英文拼音「SIA PHIAU HEKIOK OAN」,下方則有綠色的山巒及綠草地,草地左右兩側分別各有一隻吐信的紅色眼鏡蛇盤踞,並在雙蛇之間印上「MEDICINE OF STOMACH ACHE, AND DIARRHEA」、「腹痛瀉痢」、「蛇標黑藥丸」與「許可衛成字四三九七號」等文字。封底中間有一淺紅色盾形區域,盾形的上方有中美製藥的註冊商標,區域內繪有痧症 與吐瀉的患病圖,使人一目了然該藥品的主訴療效,插圖下方印有主治效能與用量的文字說明,封底左側印有「前台中工業試驗所長薬学士李天生先生有效証明」、「中美製薬家庭配置社」與「台中市中區三民路九五之六号」等製藥廠資訊。
2.從封底文字可知該藥品的主治效能為胃腸絞痛,水土不合,吐瀉,時邪霍亂,痢疾,食慾增進,食傷,時行瘟疫者極效」。用法用量為成人每服......十丸,重症者要服二十丸,十五歲至七歲半量,七歲至四歲三分之一,四歲至二歲六分之一,均用開水咬破朝晝晚飯前三次調服。
3.臺灣的醫療發展與習慣深受日本影響,日治時期在政府扶持下,西醫取代漢醫成為醫療主體,以科學漢方為主的家庭成藥亦可列為醫生之處方用藥,藥廠或藥房所生產的加工成藥或家庭藥,其成份多有中、西藥成份混和的情形,而這些家庭成藥因透過寄藥包服務而使用方便,價格合理,廣受民眾歡迎,二戰後仍盛行,至1970年代臺灣醫療普及後才逐漸式微。
4.中美製藥家庭配置社(原中米藥房)成立於1936年,提供臺中中部鄉里家庭寄藥包服務,1947年改名並生產各式西藥,1968年後又改組擴大為中美製藥兄弟股份有限公司,為知名本土藥廠之一。
參考資料:1.吳秋儒,2011。藥品宅急便—「寄藥包」之研究。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余思儀 ,2014。臺灣「寄藥包」封面視覺表現之研究— 日治時期末迄今(1895-2013) 。新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學所碩士論文。
3.歷史沿革,中美兄弟企業集團,https://www.chungmei.com.tw/about-history(瀏覽日期:2021/05/21)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E
編目日期:2021/07/29
已瀏覽清單
藏品(魯凱族男子長袖短上衣與短裙)的圖片
藏品(陳永興著《飛入杜鵑窩》《醫生的話》)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雜)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160))的圖片
藏品(藍釉線圈府徽章款白地瓷盤)的圖片
藏品(大阪朝日新聞社撰〈二百五十萬分一最新滿蒙大地圖〉)的圖片
藏品(褐釉陶枕頭)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