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新生報社出版《臺灣新生報》1949年(民國38年)9月10日1至4版
登錄號:2004.003.0614的圖片(20040030614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0614的圖片(20040030614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03.0614的圖片(20040030614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0614

尺寸:82.2 x 55.3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報紙,二戰後以降
創作者/製造者:臺灣新生報社
關鍵詞: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興南新聞社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報紙,以黑色字體印刷,本物件為1949年(民國38年)9月10日發行之《臺灣新生報》第1404號,此物件為單張雙面,共四版,內容計有〈湘中克復湘潭,奧漢路正面國軍佔優勢,贛南匪軍側面大受威脅〉、〈增援部隊續到閩南國軍反攻,小盈嶺獲捷並指向安海,秦嶺兵團冒雨出擊〉、〈匪報的夢幻〉、〈北平新把戲〉、〈總統頒布命令,陳良調任參謀次長〉、〈鄂豫民眾紛起抗匪,遼省義軍到處活動〉、〈上海共黨內幕(四)〉(傅紅蓼)、〈身在臺北心在西北,馬繼援將軍訪問記〉、〈慰問中央駐新人員,周昆田抵廸〉、〈英軍兩營續抵香港,美國在港設聯絡官〉、〈閻院長飛返穗,離渝前答本報記者之詢,所謂臺灣托管全屬妄言,張群抵穗談滇局無問題〉、〈留滬文人曹聚仁,匪報提議要清算〉、〈南與蘇分裂以來,狄托首獲美貸款,二千萬元充南建設費用,英南商約日內亦可宣佈〉、〈美貸款激勵南國,加強對蘇鬪爭,華爾街各私人銀行分貸南款亦有可能〉、〈保加利亞副總理指狄托甘為傀儡〉、〈美願以日本黃金償泰越兩國,遠東委會已接獲通知,澳菲代表反對最激烈〉、〈美四參議員聯合發表對華白皮書備忘錄,不滿國務院所謂援華實情〉、〈中共匪酋與北韓狼狽為奸〉、〈四外長是否再會議胥視蘇聯意向如何〉、〈在出席參院作證時,白吉爾建議美援華,准予貸欵七千五百萬元,康納利對援華態度已轉變〉、〈英美加財政會談擬四項辦法〉、〈社論:一個良好的開端〉、〈共匪陰謀份子一手造成的重慶大火身歷記〉、〈百餘消防隊員犧牲,兩個縱火匪諜正法〉、〈整市容拘捕雞鴨,飼養主遲不領回〉、〈關於新竹設治問題,縣民有四種意見〉等。
  《臺灣新生報》創刊於1945年10月,是戰後初期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所經營的官方報刊,其前身為1944年,臺灣總督府整併島內六間報社所發行的《臺灣新報》。《臺灣新生報》最初由李萬居主導,雖屬官營報紙,但仍忠實反應民意,在二二八事件前夕,官民衝突漸深之際,新生報屢次發表告誡官方約束權力之言論。二二八事件之後,李萬居職權遭架空,辦報人員亦多被肅清,《臺灣新生報》成為更加偏向政府的報紙。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接收臺灣之始,即派出「中央宣傳部」整頓臺灣報業,撤廢日治時期管控報紙的許可制度,改為登記申請制,管制的解除使得戰後初期的辦報風氣大盛。後由於民間報刊對於接收後的行政長官公署多有批判,於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政府開始嚴格控管報紙,在戒嚴開始後更以資源節約、端正文化等理由施行「報禁」。(王天濱,2002。154-170)
參考資料: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許旭輝,2007。戰後初期臺灣報業之發展─以《臺灣新生報》為例(1945-1949)。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福爾摩沙烏龍茶三折頁說明書)的圖片
藏品(田中薰《臺灣的山與原住民》)的圖片
藏品(木瓜樹〈影本〉)的圖片
藏品(石鏃)的圖片
藏品(重修關帝廟碑記拓本)的圖片
藏品(中山陵)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五年臺中州米穀配給組合大甲出張所給陳炎購買經費精算書)的圖片
藏品(拉薩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