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311
尺寸:17.3 x 17.4 x 5.2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5~1955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投
關鍵詞:粉紅彩、花口碗、湯碗、北投窯
文物描述:1.彩繪花卉紋菱花口碗公,為戰後初期家庭常見之餐飲用器,以模具成形,施釉彩繪裝飾後高溫燒成。敞口,口略外撇,弧壁下收,圓弧腹,碗身較淺,底帶圈足,碗口與碗身作菱花瓣造型,共三十四瓣,碗外壁亦模印上下二層三十四瓣菱花瓣,整個碗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圈足上方刻劃連續細斜線作為花邊,增添造型變化。全器施白釉,口沿以淡藍色飾邊,碗外壁素面無紋,口沿一處沾到褐色釉料形成小色塊斑點,碗內壁裝飾多彩花卉紋,粉紅彩繪花朵、褐彩線條為細枝,綠彩繪長形葉片,筆觸略顯隨意。此碗頗具歷史風霜,口沿有多處碰撞缺口及小裂痕,碗內壁口緣一處細小開片,表面也留有許多汙漬痕跡。
2.碗的形制有分較大的湯碗和較小的飯碗,湯碗臺灣民間俗稱「碗公」,多用來盛裝菜湯,是臺灣家庭中常見的民生瓷器。此花口碗為形制較大的湯碗,約於光復初期代由臺灣北投窯場燒造,碗壁上的折枝花卉圖案為當時流行的裝飾題材,其口沿特意做成菱花口邊,頗具特色,另外,荷花和葵花也是常見的花口碗造型。
參考資料:1. 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陳新上,2007。臺灣陶瓷的領航員-北投陶瓷發展史。南投縣: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