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649
尺寸:21.2 x 20.9 x 7.1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60~197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釉下多彩、手繪、湯碗、鶯歌窯
文物描述:1.彩繪花卉紋折沿碗公,碗口徑約21.1公分,深7.1公分,為形制較大的湯碗,民間俗稱「碗公」。侈口,折沿,弧壁下收,圓腹,底有圈足。以模製成形,施釉彩繪裝飾後高溫燒成。全器施白釉,圈足底露胎,胎色灰褐。碗外壁素面無紋,表面帶有明顯粗大的氣孔,圈足釉面開片,內側微縮釉露胎,碗內壁口緣裝飾一圈寬淡藍釉,碗壁一側以紅、綠、褐彩描繪折枝花卉,中央一朵盛開的花為中心,左、右二側各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蕊陪襯,枝葉向二旁延伸環繞碗面,並點綴紅色小花和綠色小葉片,紅、綠色彩形成鮮明對比。
2.臺灣戰後初期的碗盤一開始多只用青花裝飾,約1950年代業者開始使用粉紅彩搭配青花,之後又出現綠色、褐色等其他顏色的著色劑,發展出釉下多彩,使裝飾色彩應用更加多元。
參考資料:1.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2.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