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民聲雜誌》第3卷第7號
登錄號:2004.007.0580的圖片(20040070580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7.0580的圖片(20040070580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7.0580的圖片(20040070580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4.007.0580的圖片(20040070580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7.0580

尺寸:18.2 x 25.7 x 0.3cm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準確日期:1917/09/01~1917/09/01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關鍵詞:日治、雜誌、大正民主風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1917年9月1日出版的《民聲》第3卷第7號。依封面所列之目次,內容要目計有:〈吾社の信條〉、〈誤りなる對支政策〉、〈時事偶感〉、〈糖業政策〉、〈卅九議會新代議士月旦〉、〈泥棒議員齋藤紀一の前科事實〉、〈帝劇賣店評判記(上)〉、〈基隆防疫組合の紊亂〉、〈亂暴なる防疫措置〉、〈臺灣笑話〉、〈臺灣千里眼〉、〈水攻めの臺北市街〉、〈內地の景氣浮〉、〈廓文庫〉、〈惡德の臺南新報(四)〉、〈處世論、青瓷花瓶記(漢文)〉、〈林霽川事件の真相(漢文)〉、〈詩壇(漢詩)〉、〈大阪市會の新色彩〉、〈神戶海運界に兩立せざる二大對象〉、〈會社銀行彙報〉、〈資本家農村壓迫(三)〉、〈大阪鐵工所因島工場ストライキの真想〉、〈九州支局通信〉、〈臺灣花蓮港遊廓のぞき〉等。此為日本大正年間出版的雜誌,內容為的日本以及各殖民地的,在大正民主風潮下的景況以及時事介紹。
  此雜誌的出版與「大正民主」風潮有所相關,日本於1912年至1926年間所形成的民主體制與政策,對東亞形成廣泛影響,被後世稱為「大正民主」。1914年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世界局勢的轉變,此一趨勢為日本的憲政運動提供了經濟與思想層面上的條件,致使日本政界「護憲」呼聲絡繹不絕,推翻了明治時期由元老專政的藩閣政治,落實國會之權責,開啟政黨政治活躍的時代。
參考資料:王天濱,2002。臺灣新聞傳播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鄧雨賢相關照片56:竹東車站旁鐵道倉庫1)的圖片
藏品(工作:行政計劃(30))的圖片
藏品(皺葉牛舌蘚)的圖片
藏品(彭縣長出巡各市鎮-1)的圖片
藏品(石片器)的圖片
藏品(鹿角)的圖片
藏品(月光下犁田)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