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黃金田繪《趕天狗救月亮》
登錄號:2004.019.0068的圖片(20040190068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19.0068

尺寸:91.6 x 91.6 x 0.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9~2004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生活與民俗
創作者/製造者:黃金田
製造地:南投
關鍵詞:民俗畫、黃金田、天狗食月
文物描述: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趕天狗救月亮》,描繪月蝕的晚上,一片漆黑,眾人敲打著鑼、鍋等各種會發出聲響的東西,希望藉此趕走「天狗」的情景。畫作題跋為「趕天狗救月亮,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在天文觀念與科普知識尚未發達的農業社會中,大家對於大自然的種種變化,總是懷著一顆戒慎恐懼的心。所以每逢日蝕、月蝕、流星等天文異象時,村民無不戒慎恐懼,深怕這是災難的象徵。
例如月蝕,對於早期的人們來說,這可是大事一件,俗稱「天狗食月」。相傳后羿射日後拿到長生不老之藥,後來卻被嫦娥吃下,后羿所養的黑狗見到嫦娥飄然奔月,也吃了所剩的藥材,從後頭追上並一口吞下月亮與嫦娥。天界的神仙發現月亮不見後,才知此事發生,後來便把黑狗留在天上,成為看門犬;嫦娥則留在月球,自此住在廣寒宮中。
所以每當月蝕發生時,大家會趕快聚集起來,帶著家中可以發出聲響的東西,例如鑼、鈸、鍋、盤、鋤頭等物,拚命敲擊,並加上人聲助陣,希望藉此喧鬧的聲響趕跑天狗。
參考資料:呂理政主編,2006。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現代當令事典,頁:191。臺北:遠足文化。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3/08/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床版、基礎???等)的圖片
藏品(琦君夫婦與友人照4-29)的圖片
藏品(曲尾苔科)的圖片
藏品(連環畫書攤)的圖片
藏品(陶環)的圖片
藏品(戲偶)的圖片
藏品(阿旦帔)的圖片
藏品(青牛膽)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