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亞洲人雜誌社發行《亞洲人》月刊第1卷第5期
登錄號:2004.021.1395的圖片(20040211395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395的圖片(20040211395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95的圖片(20040211395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95的圖片(20040211395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95的圖片(20040211395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95

尺寸:19 x 26.2 x 0.5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亞洲人雜誌社
關鍵詞:亞洲人、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棕、黃相間之亞洲地圖及灰色帆船之剪影為封面,並以白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1年9月發行之《亞洲人》月刊第1卷第5期(總號第5號),封面內容計有〈論警總的改革〉、〈展望年底的地方選舉〉、〈臺灣經濟的回顧與展望〉、〈一朵壓不扁的玫瑰――余登發〉、〈透視建國史討論會〉、〈全斗煥特赦政治犯〉、〈誰是快樂的選民〉等。目錄計有(一)社論、(1)維護學術自由、(二)編輯室筆記、(三)讀者投書、(四)國內政治、(1)展望年底的地方選舉(編輯部)、(2)誰是快樂的選民(莊守義)、(3)高雄市議員選舉面面觀(吳郎)、(4)論警總的改革(蔣良任)、(5)無意義的法律(張德銘)、(6)立法院奇人誌(張火旺)、(五)建國史專題、(1)透視建國史討論會(李台生)、(六)台北話題、(1)聯合月刊的身段、(2)林金生的政治黃連、(3)迷航與空難、(4)文藝團體應打開門戶、(5)李敖的書、(6)聯合報卅年社慶、(七)亞洲政情、(1)金斗煥大赦千餘犯人(洪鐮德)、(2)漢城˙一九八一年夏(郭學文)、(3)林吉祥的民主行動黨(巴閉)、(八)東京通訊(王清文)、(1)「金脈集團」出擊、(2)日共政綱成立二十周年、(3)須之部談日本外交、(4)海外日僑問題、(5)關西財界大動盪、(九)香港通訊、(1)爭明日報停刊內幕(顧京)、(十)國濟問題、(1)戰爭何其多?(資料室)、(十一)經濟、(1)臺灣經濟的回顧與展望(蔡憲崇)、(十二)醫療、(1)重視「醫療人權」(陳永興)、(十三)報導、(1)台北市人喝什麼水?(林惠菁)、(十四)思想、(1)自由、民主與倫理(韋政通)、(十五)人物、(1)一朵壓不扁的玫瑰――余登發(蔡憲崇)、(十六)短評、(1)遊子遊感沒有誠意的人(黃竹)、(十七)詩、(1)誰能測量福爾摩沙(宋澤萊)、(十八)漫畫、(1)CoCo漫畫(CoCo) 等。
  此件《亞洲人》為康寧祥發行的《八十年代》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主要為接替《八十年代》而創刊,《八十年代》系列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亞洲人》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女子短裙)的圖片
藏品(詩論專輯:張默精品詩集簡介等)的圖片
藏品(道光二十五年布字壹萬柒千陸擺壹拾捌號右給淡水廳業戶金協吉之契尾)的圖片
藏品(苦旅信行 艱辛興學記)的圖片
藏品(及時努力)的圖片
藏品((信))的圖片
藏品(毛木耳)的圖片
藏品(沙洲鯊上顎齒)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