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八十年代雜誌社發行《八十年代》週刊第33期
登錄號:2004.021.1331的圖片(20040211331_I003.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331的圖片(20040211331_I003.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31的圖片(20040211331_I001.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31的圖片(20040211331_I002.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331的圖片(20040211331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331

尺寸:19.1 x 26.1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86~1987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八十年代雜誌社
關鍵詞:黨外、黨外雜誌、康寧祥、江春男
文物描述:  此為紙質雜誌,1986年4月發行之《八十年代》週刊第33期(總號第110號)。本期封面內容計有〈蔣總統們的故鄉〉、〈蔣夫人秘密返國?〉、〈國防二、三事〉、〈將軍族的「第二春」〉、〈董尚和在香港要求政治庇護〉等。目錄計有(一)封面裏:宋美齡回來了?(陳青松)、(二)特別報導、(三)封面故事、(1)蔣總統們的故鄉(丁伯漢)、(四)報紙看不到、(1)蔡同榮會見柯拉蓉,FAPA展現外交成果(何應遲)、(2)林義雄將往哈佛進修,林家有女初長成、(3)國民黨曾表演「西施舌大餐」,原來是一場騙局、(4)羅森棟宣揚國號,乘機打擊黨外、(5)董尚和在香港尋求政治庇護,誰才是傑出青年?、(6)國際親善大使訓練營,為誰打開方便之門?、(7)民眾服務社發放獎學金,民眾出錢,黨部贏得聲譽、(8)姚國建判刑確定,有期徒刑六個月、(9)雙十園的「自己人」、(五)新聞話題、(1)警總的「惡魔島」(康平)、(2)將軍族的第二春-談職業軍人的再教育(孟醒)、(3)肥水之戰-第七屆農田水利會選舉報導(關大功)、(六)國會側記、(1)不要他長大-國民黨抗拒設置助理的招數(林禮源)、(七)廻響、(1)國防二、三事(張忠雄)、(2)三中全會的兩則漏網新聞、(2.1)高育仁「忘本」忘到底、(2.2)民眾日報捋虎鬚?、(八)旅人手記、(1)中國:那兒的「友誼」是有價的(希瑞˙伯格)、(九)財經、(1)老來「不寧」的韋永寧(邱天月)、(十)歷史檔案、(1)林維源、林柏壽父子的政治性格-兼談林獻堂(李筱峯)、(十一)民國史極短篇、(1)德國的兩百萬元與孫文的護法(史應明)、(十二)地方快報、(1)國民黨黔驢技窮(顏清城)、(2)邱創煥懶驢打滾、(3)中油賑災案外案(馬非白)、(十三)特稿、(1)臺灣人的憂悶(劉峯松)、(十四)人物訪問、(1)把話說清楚-訪老康(本刊採訪組)、(十五)壓卷人物、(1)孫文先生的信徒-格達費 等。
  此件為康寧祥發行、江春男總編的《八十年代》雜誌,為臺灣黨外雜誌的重要代表,有「黨外雜誌編輯群的搖籃」之稱,由學者以及新聞界從事批判性的政論,與黃信介發行的《美麗島》雜誌成為「黨外政治」運動兩條路線各自的代表。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八十年代》亦是其中之一。最終,這股媒體趨勢在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逐漸式微。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黨外雜誌,文化部臺灣大百科全書,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301(瀏覽日期:2019/05/07)。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長衣 )的圖片
藏品(《蛇山蠱女》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柱果鐵線蓮)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電影海報:失足夫人)的圖片
藏品(木馬)的圖片
藏品(鄭琇月明星照片小卡)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