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生根週刊雜誌社出版《生根》週刊第18期
登錄號:2004.021.1540的圖片(20040211540_I003.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540的圖片(20040211540_I003.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540的圖片(20040211540_I001.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540的圖片(20040211540_I002.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540的圖片(20040211540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540

尺寸:21.2 x 29.9 x 0.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生根雜誌社
關鍵詞:深耕雜誌、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照片為封面,並以紅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3年10月發行之《生根》週刊第18期,封面內容計有〈我們擁護許榮淑〉(李敖)、〈政黨綱領與選舉〉(尤清)、〈注意選罷法怎樣整你〉、〈當前臺灣重大危機〉(許榮淑)等。目錄計有(一)封面、(1)甕(王感心)、(二)我們擁護許榮淑(李敖)、(三)無驚惶、有希望的臺灣人-我所認識的許榮淑委員(林世煜)、(四)讀者投書、(五)歡迎楊青矗先生、(六)推荐黃順興先生(潘榮禮)、(七)聯誼會、(1)奪權與輪替-政黨綱領與選舉(尤清)、(2)共同看法與聲明(聯誼會)、(3)作家聯誼會月會花絮(黃千芝)、(八)後援會、(1)黨外團結靠民主(鄭南榕)、(2)民主契約與言論自由-給李敖的一封信(鄭南榕)、(3)言論自由第一優先-答鄭南榕(李敖)、(4)政治學宜蘭(江水涵)、(5)我看黨外後援會(田朝明)、(九)注意他們怎樣整你-選罷法問答錄(資料室)、(十)當前臺灣社會的重大危機(許榮淑)、(十一)問政議壇、(1)有唱無和的一台戲-黨外立委總質詢(資料室)、(2)壞人最高票當選-台北市議會質詢實況(游清清)、(3)刀光劍影省議會(阿部正)、(4)國際宣傳與外交-由宋楚瑜在立法院挨罵談起(張大使)、(十二)黨外政論、(1)黨外豈可叫賣神話-評「生根牌」資本主義(陳樹鴻)、(2)不是省籍的問題(曾心儀)、(十三)臺灣社會黨案(宜機)、(十四)大學新聞(知青)、(十五)大學論壇、(十六)國際觀察、(1)波蘭知識份子的反抗運動(吳花)、(2)金斗煥死裏逃生-緬甸政情現況(王開)、(十七)鄉土與文化、(1)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上)(高伊哥)、(2)大家來學臺灣話(4)(辛輝) 等。
  此件為《深耕》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深耕》為1981年由黃石城創辦的黨外政論雜誌,後交由許榮淑經營,主要主筆人包含林正杰、林世煜、林濁水等,其中內容包括編輯手記、國會趨勢、選舉與黨外動向、生活與政治、鄉土人物、藝文、漫畫等等。《深耕》曾在1982年對於「杯葛事件」中的部分黨外立委進行批判,並引起當時黨外勢力的對立。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深耕》系列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蔡盛琦,2008。《深耕雜誌》之研究(1981.6-1983.2),國史館學術集刊,15:159-208。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楷書對聯)的圖片
藏品(角岩螺)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杜虹花,台灣紫珠)的圖片
藏品(《老虎出監》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日本光鱗魚)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