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生根週刊雜誌社出版《生根》週刊第7期
登錄號:2004.021.1528的圖片(20040211528_I003.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1.1528的圖片(20040211528_I003.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528的圖片(20040211528_I001.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528的圖片(20040211528_I002.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21.1528的圖片(20040211528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1.1528

尺寸:21.1 x 29.9 x 0.3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雜誌期刊,政治社會
創作者/製造者:生根雜誌社
關鍵詞:深耕雜誌、黨外、黨外雜誌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雜誌,此物件以照片為封面,並以黃色字體標示物件之名稱,本物件為1983年4月發行之《生根》週刊第7期,封面內容計有〈五一勞動節特輯〉、〈迎接選舉後援會〉、〈歡迎林坤榮先生歸來〉、〈美國參議院臺灣決議案〉等。目錄計有(一)封面、(1)臺灣工友總聯盟代表大會(資料室)、(二)閣樓手記(編輯部)、(三)讀者投書(本社)、(四)迎接選舉後援會、(1)黨外後援座談會(本社)、(2)72年度黨外人士競選後援會草案(費希平)、(3)對後援會草案的建議(本社)、(4)我們的呼籲(一群大學生)、(五)五一勞動節特輯、(1)五一勞動節的由來(小兵)、(2)臺灣的樣板工會(王百美)、(3)現有法律不足以保障勞工(郭吉仁)、(4)勞工團結自救(邱郁文)、(5)勞工利益與黨外本質(施秀宏)、(6)日據時代臺灣的勞工運動(高伊哥)、(六)問政議壇、(1)國會熱線(文哲)、(2)台北議壇(游清清)、(3)霧峯行腳(阿部正)、(七)黨外‧黨外(資料室)、(八)生活與政治、(1)歡迎林坤榮先生歸來(張非)、(2)你吃香蕉我吃皮-青菓社的爛蕉(于進)、(3)戰後的台銀(落大雨)、(4)沒來由的漲風-經濟部迫害石化下游工業(黃昭凱)、(九)黨外政論、(1)美國參議院臺灣決議案(資料室)、(2)審查選罷法部份條文修正草案(許榮淑)、(3)與林洋港論當前治安與社會風氣(南兵和)、(十)找黨外求公道、(1)建管問題知多少(宜機)、(十一)國際觀察、(1)東西冷戰時的王牌-COCOM(王開)、(2)世界民族勤勉順序(廖祖堯譯)、(十二)人權通訊、(1)東非的良心(高伊哥)、(2)美國對政治犯的庇護(資料室)、(十三)鄉土與文化、(1)日本統制臺灣密史(終章)(廖祖堯)、(十四)黨外雜誌叢書出刊時間表 等。
  此件為《深耕》雜誌的系列刊物之一,《深耕》為1981年由黃石城創辦的黨外政論雜誌,後交由許榮淑經營,主要主筆人包含林正杰、林世煜、林濁水等,其中內容包括編輯手記、國會趨勢、選舉與黨外動向、生活與政治、鄉土人物、藝文、漫畫等等。《深耕》曾在1982年對於「杯葛事件」中的部分黨外立委進行批判,並引起當時黨外勢力的對立。所謂「黨外」為中國國民黨之外的政治勢力,「黨外」在國民黨政府的治下運用創辦雜誌的方式表達立場、對抗國民黨政府,這些雜誌、出版品被稱為「黨外雜誌」,《深耕》系列亦是其中之一。
參考資料:彭琳淞,2007。自由‧民主‧本土‧臺灣――看臺灣戒嚴時期的政論雜誌,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5:30-40

蔡盛琦,2008。《深耕雜誌》之研究(1981.6-1983.2),國史館學術集刊,15:159-208。

蕭淑玲,2006。臺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青剛櫟、鐵椆)的圖片
藏品(裡白忍冬、紅腺忍冬)的圖片
藏品(玉山筷子芥)的圖片
藏品(《脂粉雙槍俠之子》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大正五年陳烏肉等立特約字)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