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5.0719
尺寸:26.2 x 10.1 x 10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其他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金屬鍛造、打金
文物描述:1.本物件是一個早期打金鍛造使用的實木鉆座,外觀呈長方體,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坑洞、切痕。金屬工藝的「打形」基本技法,是使用槌子在木鉆座上敲平或錘薄金屬,完成所需要的首飾造型。
2.金屬工藝製作過程十分繁複,多以手工打製,技法多樣,早年金工業有「一搨、二鑲、三刷洗 (一說三刻 )、四柳 (纍 )絲」的行話,來說明金屬工藝的加工技法。「搨」是指錾刻,以槌子適度敲打出紋樣圖案,又稱鏨花,分為陰陽雕;「鑲」是在金屬表面進行鑲嵌,或鑲寶石、玉石;「刷洗」是將金銀洗亮;「刻」指雕刻;「柳 (纍 )絲」則是抽絲搓捻絲線,再製成各式花紋圖案。
參考資料:張耘書,2016。臺南金屬工藝研究,頁:40-61。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F
編目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