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中華電信71300932語音信箱電話卡
登錄號:2004.028.0529的圖片(20040280529_A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0529

尺寸:5.4 x 8.5 x 0.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97~1997
類別一:器物類,交通運輸與通訊,通訊
創作者/製造者:中華電信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廣告卡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印有手機、嘴巴圖案的電話卡,是1997年8月發行常用卡,發行量163萬9995張。正面以彩色印刷,背景為嘴巴、手機圖案及「0932語音信箱」字樣,左上方有三角形插入方向符號,編號為7130,正中間上方印有中華電信的字樣及標誌,下方有一條銀色帶狀的設計,上方有顯示100的面額,卡片四周也以銀色為邊框。
2.此為光學公用電話卡,特徵為正面一條8.2公分長、0.3公分寬的白色長條「價軌」(value track),以熱感方式留下痕跡顯示餘額。民國73年(1984)7月電信局首度自瑞士引進TK123卡式公用電話機,並發行預付式通話次數為100次及200次標準型紫紅色等兩種光學公用電話卡,我國公用電話業務邁入新里程。民民國75年(1986),因原本紫紅色通話卡的價軌不易辨識所剩通話次數,故改印成白色,民國77年起,電話卡卡面設計開始多樣化,也引發蒐集風氣,隔年開放撥打行動電話業務,民國80年代正式開放「廣告卡」,以及「訂製卡」服務(由訂製者指定圖案),使得電話卡兼具廣告、餽贈、紀念等功能。光學電話卡於民國91年(2002)停止發行,至民國96年底全面停止服務走入歷史。
參考資料:1.交通部電信總局編,1995。中華民國公用電話通話卡10週年紀念圖鑑,頁:8-14。臺北:編者。
2.不詳,1992/04/15。電話卡收藏蔚成風,民生報,第18版。
3.李彥甫,1996/01/17。電話卡 下月起受理訂製,聯合報,第13版。
4.龔小文,2002/05/23。光學電話卡下臺一鞠躬,民生報,第A10版。
5.不詳,2007/12/27。日起光學公用電話卡全面停用,Upaper,第22版。
6.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1999。中華民國公用電話通話卡圖鑑—福爾摩沙卡集。臺北: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B
編目日期:2019/07/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浴廁詳細)的圖片
藏品(鈴形玉珠)的圖片
藏品(《南國電影》第129期)的圖片
藏品(臺灣省林業試驗所以及台灣生態藝術基金會籌備處主辦「100中欣賞森林的新角度」台灣森林生物多樣性繪畫系列特展暨演講海報)的圖片
藏品(冇骨消絲齒菌)的圖片
藏品(拉氏清溪蟹)的圖片
藏品(平,正,側,背面圖、3,2m路斷面圖、暗溝,水池邊水溝斷面圖、立視,門柱詳圖、廁所平面,地基圖,A-A'斷面詳圖、臥梁平面,詳圖、S,FC1詳圖)的圖片
藏品(結構平面)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