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魁星神像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I001.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I002.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I003.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I004.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4.028.1050的圖片(20040281050_I005.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8.1050

尺寸:10.1 x 9.2 x 23.2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魁斗星君、大魁星君、綠衣星君
文物描述:魁星又稱魁斗星君、大魁夫子、綠衣星君等是五文昌之一。魁斗星是北斗星的一至四星,及斗魁的部分。民間信仰中認為魁斗主科舉登第文事,書院學府常祀有魁斗星君。傳說魁星滿腹經綸、每試必中,但主考官以其長相奇醜,不適任朝官而不錄取,幾經打擊後投水自殺,被鰲魚所救,載往天庭,被玉帝封為文魁星,成為讀書人守護神。民間常以此典故,塑造痲臉、金身鬼面、跛足、右踏魚鰲,左足繞北斗,右手執筆,左手拿金元寶的形象,而有獨占鰲頭、魁星踢斗之意。本件所雕刻正為此形象,身披五彩綬帶,鰲魚與下方的底座相連,整件雕刻神像有按金,部分細部並貼以彩珠,漆層保存完整。底座亦有部分用金漆裝飾。
參考資料:魁斗星君,臺灣民俗文物辭典,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09/24。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灣古文書學會
編目日期:2019/01/11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民國五十六年范光宇上期田賦實物繳納通知單收據)的圖片
藏品(臺灣新聞社出版《臺灣新聞》昭和13年7月8日)的圖片
藏品(細葉碎米蕨)的圖片
藏品(水海深愁)的圖片
藏品(拉不住夕陽(影本))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童書原稿散頁78)的圖片
藏品(紅色細砂羽狀紋陶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