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恐龍救生隊之蓓蓓與指揮塔翁仔標
登錄號:2004.029.0605的圖片(2004029060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29.0605的圖片(20040290605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29.0605的圖片(20040290605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29.0605

尺寸:4.8 x 4.9 x 0.1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器物類,娛樂,玩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懷舊、紙牌、童玩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恐龍救生隊之蓓蓓與指揮塔翁仔標,為圓形花邊紙質卡牌,圖案裁切不完整,正面圖案右左分別為卡通恐龍救生隊指揮塔與恐龍,右方印有「指揮塔」藍色字樣,由上右下左各圖案與字樣分別是「撲克牌-方塊」、藍字「象棋-車」、「猜拳-剪刀」、藍字「十二生肖-猴」;背面中央圖案為恐龍救生隊唯一的女隊員蓓蓓,善於醫護又精通植物學,由上右下左各圖案與字樣分別是藍字「撲克牌-梅花」、紅字「象棋-炮」、「猜拳-布」、「十二生肖-猴」。本件與登錄號2004.029.0604藏品完全相同,並與2004.029.0519、2004.029.0591-2004.029.0595藏品之正面圖案相同。
2.尪仔標,又稱翁仔標,於二戰結束後,臺灣輕工業蓬勃發展,開始有廠商以簡單機械設備生產童玩商品,尪仔標便是於此時開始盛行於孩童之間。其形狀除最常見之圓形外,另有方形、飛機形等,遊戲進行方式多樣,常見的有搧牌、擊牌,另有以其卡面上方的數字、撲克牌花色、猜拳等圖案來進行遊戲者,卡面上多印上當時著名的動畫漫畫人物、歌仔戲演員、電影角色等。
3.卡通恐龍救生隊自1976年於日本NET(現為朝日電視)首播。此卡通中多處道具與場景皆使用模型來拍攝,為日本特攝作品的先驅。故事主軸為恐龍族群再度出現於地表,吸引盜獵者的目光,「恐龍救生隊」為了援護恐龍而展開的故事。
參考資料:1.張世宗,2006。昨日童年.傳統童玩:趣說台灣童年游藝文化,頁:95-97。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2.鄉土童玩—尪仔標(一),游藝「多寶格」數位典藏,http://museum02.digitalarchives.tw/ndap/2006/uemuseum/ue.kikiplay.com/publication/GameArtEssayd5e8.html?id=34(瀏覽日期:2019/04/10)。
3.張哲生,2005。飛呀!科學小飛俠,頁:118-120。臺北市:商周出版。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E
編目日期:2019/06/26
已瀏覽清單
藏品(深褐釉寬口矮甕)的圖片
藏品(桃葉珊瑚)的圖片
藏品(西窗獨白)的圖片
藏品(臺灣騷蟬)的圖片
藏品(八點灰燈蛾)的圖片
藏品(《情魔》電影廣告單)的圖片
藏品(三十三、三十六、三十九、四十二、四十五、公尺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木雕王爺像)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