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民國35年臺灣銀行發行臺幣拾圓紙鈔
登錄號:2004.052.0155的圖片(20040520155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052.0155的圖片(20040520155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4.052.0155的圖片(20040520155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52.0155

尺寸:14 x 7.5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6~1946
年代描述:中華民國35年印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貨幣
創作者/製造者:中央印製廠
製造地:中國上海
關鍵詞:貨幣、中央印製廠、孫文、國父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1946年臺灣銀行委託中央印製廠印製的臺幣拾圓鈔券。以灰色為主墨色,採橫式印製,長7.6公分,寬14.2公分。鈔券正面是由幾何花紋構成鈔票圖案的方框,方框四角各以楷書斜寫「拾」字。方框內右方以幾何花紋、「拾圓」文字為底紋,底紋上繪製臺灣地圖,臺灣地圖上方由右而左書寫「台幣」兩字,臺灣地圖圖案由上而下覆蓋「拾圓」兩字。左方則繪製臺灣銀行總行建築,圖案上方有紅色流水編號,但因鈔券部分損毀,僅能辨識末5碼為「50863」。中央繪製孫文肖像,肖像上方由右至左書寫「台灣銀行」等4字,肖像下方由右至左書寫「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印」等9字,肖像右下方為臺灣銀行董事長戳章,左下方為臺灣銀行總經理戳章。方框邊界外下方中央由右而左書寫「中央印製廠」等5字。背面印製波浪型幾何花紋方框,方框四角各斜寫「拾」字,中央印製點狀直式橢圓形框,橢圓框內印鄭成功與荷蘭的海戰圖。橢圓框兩側各繪製略呈90度三角形幾何花紋底圖,底圖上覆寫「10」數字。
2.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後,原暫時讓日治時期發行的臺灣銀行券流通,1946年6月,國民政府才正式授權臺灣銀行發行鈔券,並在5月22日委託中央印製廠上海廠印製壹圓、伍圓、拾圓等3種面額鈔券,再分批運來臺灣。由於1949年臺灣省政府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新臺幣,前此發行的貨幣於1950年1月14日正式停止流通。相較於新臺幣,幣制改革前發行的貨幣則慣稱為舊臺幣。
參考資料:1. 許義宗,1997。TOP中國紙幣。臺北:作者自印。
2. 許義宗,1999。臺灣貨幣圖說。桃園:成陽出版社。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6
編目日期:2018/09/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洗衣)的圖片
藏品(《突襲!突襲!突襲!》電影廣告單)的圖片
藏品(琦君訪韓照21)的圖片
藏品(2009NTSO青少年國際鋼琴營【Fun.奏.怡.夏】幕後花絮)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華八仙)的圖片
藏品(地下層弱電設備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水電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