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135公分、寬81公分,為三都地區白領苗的被面。白領苗的被面因不同的紋樣分成兩種用途:日常家用的稱為「巴丟」,以花鳥紋樣為主;用於喪葬儀式的稱為「巴婁」,以銅鼓、渦漩等幾何紋居多。本件融合了日常家用和喪葬儀式用被面的特點,實際用途有待更多民族誌資料佐證。本件以兩塊棉布縫合而成,形制呈長方形,紋樣是於棉布上蠟,再染成深藍色製成。被面紋樣以中線為對稱軸,有8個完整的菱形紋交錯排列,直線和點狀紋構成的菱形內,繪有銅錢紋、太陽花紋和環繞四角的蝴蝶紋,被面左右兩側分別繪有圓點紋和壽字盤長紋作為邊框。盤長紋和壽字紋皆寓有長壽的意涵,不過皆非苗族所創造出的紋樣,由此點也可看出被面融合了異文化的元素。
館藏編號:2004260008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