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寬28公分,為苗族的繡片。繡片以胚布貼上緞布為基底,用色主要以紅色緞布為底,輔以綠色為主的紋樣裝飾其上。全件可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上半部運用編針、疊繡、金箔等技法和元素裝飾,紋樣以縐繡堆疊出的花草紋為主。中間的部分在紅色緞布上以釘線繡技法繡有一排壽字紋和盤長紋,邊緣同樣以編針、疊繡、金箔等技法和元素裝飾。下半部主紋區以縐繡技法繡有雙身蝶龍紋,龍頭為羽翼之造型,龍頭上還有一銅錢紋。全件繡片上縫有許多反光小亮片,除了作為裝飾,還具有鎮祟避邪的效果。縐繡是把事先做成的辮帶,由外往內推擠出明顯的高度,再以平針固定在布料上,圖紋顯得古拙樸實,有立體浮雕般的視覺效果。苗族的龍形並不似漢族固定,而是可以自由變形,與任意動物搭配,但都充滿單純質樸的美感。龍紋主要流行於黔東南,苗人擅長以縐繡製作花草、蝴蝶、龍、鳳等紋樣,紋飾有強烈的立體感,構圖上常凸顯主紋並在空白處填滿各式花紋。
館藏編號:2004260015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