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繡片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42600333的圖片(20042600333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8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寬26公分,為苗族的繡片。繡片主要用於衣服的衣袖,本件以胚布貼上黑色緞面布進行刺繡,全件色彩豐富,並運用縐繡、疊繡、貼布、挑花、編針技法繡製。全件可分成為上中下三區:下區構圖以中央雙頭鳳鳥為主體,其尾部延伸出石榴果及花草紋,此區右側也有蔓延石榴果紋;上區由上而下依序,以編針、挑花、疊繡處理,再來中央有牡丹花,兩側有對稱鳳鳥紋;中區中央使用貼布繡、挑花、疊繡以橫幅向兩側繡製。此件圖樣以縐繡繡出,且散縫有許多反光小亮片,除裝飾效果外,亦具辟邪之用。縐繡是預先將絲線編成長條辮狀組帶後,由外而內推擠出高度,並一一摺疊縫於底布,形成立體浮雕圖案之效果。此技法常見於雷山縣苗族的服飾上。鳳、花是苗族紋飾中常見、喜愛的題材,而苗族亦受漢族影響,有龍鳳呈祥、雙鳳牡丹等主題,但苗族逐漸發展自己獨特的風格。

館藏編號:2004260033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三輪車使用牌照相關資料)的圖片
藏品(叢生真蘚)的圖片
藏品(黑色幻想)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1969年6月22日陳中統寄陳朝安書信)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合照)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