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銀製手鐲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42800044的圖片(20042800044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長8公分、寬7.1公分、高3.1公分,為苗族銀製手鐲,單隻,寬帶式開口型。鐲面分為上、中、下三層,中層寬,上下層窄,每層皆以絲線細工技法製出立體乳釘紋樣,焊接於網狀銀絲面上。兩端為實心,每端各排列五顆帽釘,呈花朵狀,帽釘間為鏤空四瓣花形象。整體構思精巧,風格細膩,工藝精湛。苗族人佩戴銀鐲時以多為美,並不以一對為限,實際佩戴時往往多達四、五對,排列於腕肘之間,層疊繁複。佩戴者走動時,銀鐲之間相互碰撞,叮噹作響,輕靈悅耳。苗族人重銀飾,有「無花無銀不成姑娘」的俗諺,姑娘在出嫁前,娘家須備置銀飾銀衣,富有的人家會為女兒準備全套銀飾,即使是較為貧寒的人家,也至少要準備項鏈、銀鐲之類一兩件首飾。這些從娘家帶來的首飾,從母親傳到女兒,女兒做了母親,再傳給自己的女兒,代代相傳,永世不忘。

館藏編號:2004280004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日本衛矛)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小白頭翁、野棉花)的圖片
藏品(楓香、楓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