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背兒帶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1張
登錄號:20042300113的圖片(20042300113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1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苗族的兩件式織錦背兒帶,長77.8公分、寬53公分,主片和蓋帕主要以多色花緯挑織幾何紋樣。主片以橘黃色和桃紅色緯線織有幾何蝴蝶紋,蓋帕在菱形構圖內以相同兩色織有幾何花紋,並以菱形紋作為邊框。蓋帕主要織紋區的左右上角另縫有兩方形繡片,以十字繡技法繡有心型如意紋,上側則有八角花紋。蝴蝶紋是背兒帶最常見的動物紋之一,有繁衍多子的意涵,其造型豐富多變,而黔東南一帶的蝶紋以簡單的幾何造型居多。根據本件的紋飾和長綁帶縫在主片上下兩端這兩點判斷,應採集自貴州黎平縣一帶的苗族,當地人自稱「繆釀」,他稱則為「草苗」或「花衣苗」,主要分布於貴州黎平縣的水口、洪洲、中潮、雷洞、龍額、東郎,以及廣西三江縣和湖南通道縣等地,草苗的背兒帶紋飾多以織錦的形式呈現,織有整齊排列且細緻密實的幾何紋樣,而其特色紋飾為左右兩邊缺角的六角形紋。背兒帶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女性用來揹負孩童的寬帶或被子,形制、紋飾與裝飾技法依地域和族群而有所不同,除了揹負孩童的物理性功能之外,也承載多層次的文化意涵。本件綁帶雖有缺損,其精美的紋飾仍展現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刺繡工藝與美感。

館藏編號:2004230011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鄉村姑娘:戴帽女孩/鴿持)的圖片
藏品(八十一年詩選)的圖片
藏品(背帶)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生)的圖片
藏品(民國三十五年王殷鑒台灣省土地關係人繳驗憑証申報書)的圖片
藏品(邱德雲8X10”相片1)的圖片
藏品(新竹縣私立義民中學出版《義中青年》第2期)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