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係採集自花蓮豐濱新社的香蕉布,以天然香蕉纖維製成,整片布塊直接從織機取下,尚未剪斷。全件素面無紋樣,每根細絲的顏色深淺不一,饒富自然樸質的韻味。噶瑪蘭族傳統服飾材料多元,除獸皮、樹皮、麻、動物毛髮之外,也利用香蕉纖維。
香蕉絲織布的前期準備工作十分繁瑣,族人會選擇砍取一年至二年未曾結果的香蕉樹,採生製法剝除樹幹表面的假莖,挑選内層的瓣膜,並分割成寬約一個拳頭大小的長條,再以水果刀刮清膜上的澱粉質。將一束束假莖瓣膜曬乾或陰乾後,撕成細蕉絲,並整理成一捆捆線團,理經、上架、纏梭後,即可開始織布。織者使用傳統的地織機,席地而坐,腰佩背帶,雙足伸平,並撐住經線筒,以固定布卷,製作過程耗時費力。
噶瑪蘭族是全臺唯一具有香蕉絲編織技藝的原住民族,香蕉布在清代曾是臺灣一項外銷物資,後因耗時費工而漸漸失傳,近年在族人復振下逐漸找回這項傳統工藝。
館藏編號:2004320000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