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王丁泰繪政治漫畫原稿
登錄號:2005.008.1761的圖片(20050081761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08.1761的圖片(20050081761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5.008.1761的圖片(20050081761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08.1761

尺寸:50.7 x 38.1 x 2.4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藝術創作
創作者/製造者:王丁泰
關鍵詞:政治漫畫、自立晚報、大華報、聯合報、中國時報、明日世界、草稿
文物描述:  此物件為政治漫畫原稿,為彩色手稿,外部附有裱框。圖像焦點為一人頭馬身者,身驅甚長且有五位政治人物跨坐於上。依圖像周遭的文字敘述,這位人頭馬身的人物為臺北市政府主任秘書馬鎮方,其背上的五位乘客為歷任臺北市長,此五位市長由右至左為:林洋港、李登輝、邵恩新、楊金欉、許水德,他連續於這五位市長麾下擔任主任秘書,且將繼續蟬聯此職位。畫作右下角留有作者簽名。
  此政治漫畫的作者為王丁泰,曾在初中時代師從臺灣的著名漫畫家牛哥,在大學時期,曾在《自立晚報》、《大華報》、《聯合報》、《中國時報》以「丁泰」的筆名創作政治漫畫,於大學畢業後,任職於淡江大學《明日世界》雜誌社創作,另外也擔任過淡江大學課外指導組編審。
  漫畫在臺灣的發展始於日治時期,總督府運用各式圖像媒介作為政令推行之工具,而報紙、雜誌、海報等媒體也漸次在民間發展。在1930年代,上百位臺籍青少年集體參加日本「新漫畫派集團」所主辦的漫畫函授課程,此中的部分成員於1938年成立「新高漫畫集團」,在戰後創造了「諸葛四郎」的知名臺灣漫畫家葉宏甲即為其中一員。1945年11月由臺灣人創立的《新新》文化雜誌,是戰後臺灣的重要發表園地,前述「新高漫畫集團」之漫畫作品即多於此處刊登。《新新》文化雜誌上的漫畫作品,在1947年前後「諷刺漫畫」的創作增多,內容多是諷刺在臺灣的行政長官公署的施政以及社會現況。「諷刺漫畫」在1966年中華民國政府發布《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後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中央日報》上一系列體現反共抗俄思想的宣傳漫畫。而後,隨著1980年代黨外雜誌的逐漸興起,諷刺漫畫才再度出現。
參考資料:陳仲偉,2014。臺灣漫畫記,頁:21-42。臺北:杜葳文化。

蔡佳文,2018。20世紀初諷刺漫畫歷史脈絡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男子懷抱嬰兒照)的圖片
藏品(荷蓮豆草、菁芳草)的圖片
藏品(中華電信A803A13實踐大學創校40週年紀念電話卡)的圖片
藏品(灰褐色細砂陶片)的圖片
藏品(植物誌之四)的圖片
藏品(木雕孫悟空像)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