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大甲製帽工具四件一組
登錄號:2005.010.0188的圖片(20050100188_I002.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10.0188的圖片(20050100188_I002.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5.010.0188的圖片(20050100188_I001.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10.0188

尺寸:121.7 x 41.2 x 20.4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製帽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藺草、草編、草帽模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編製藺草草帽的木製模型組件,包含壓草木輪、圓柱狀帽模桿草棒(底部有2個長方形孔洞)、帽沿器(頂部為中心空洞圓盤,底部為方形木箱)、帽托(1木棒上下接合2個圓輪)4個部分。草帽模是編草帽時的模子,編帽人使用帽模編織,可規範帽圍的直徑和高度,如此帽子大小都有一定的形狀,雖是手工,但定型可量產。
2.西元1897年,西勢庄婦人洪鴦創編西式藺草草帽,此後藺草草帽大受歡迎,日治時期臺灣草帽大量出口外銷,草帽編製均由農村婦孺作為家庭副業生產,戰後1950、1960年代仍是主要出口商品,之後因產業結構轉變等各種因素,藺草編織工藝逐漸沒落式微。
參考資料:1.草帽模,臺灣民俗文物辭典,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9/04/06。
2.草帽模,新北市客家數位館,https://www.hakka-digital.ntpc.gov.tw/files/15-1003-471,c142-1.php(瀏覽日期:2019/04/06)。
3.張仲堅,2010。臺灣帽蓆產業概說,臺灣文獻季刊,61(2):319-357。
3.鄭梅玉,2009。藺草編織的製作與運用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F
編目日期:2019/07/24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石斧)的圖片
藏品(撥葉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膜翅目(蜂))的圖片
藏品(磨製斜刃玉錛)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愛國獎券第1159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