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青綠緞地祥獅彩繡圍涎
登錄號:2005.012.0004的圖片(20050120004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12.0004的圖片(20050120004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5.012.0004的圖片(20050120004_P00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5.012.0004的圖片(20050120004_P003.tif)(CC BY),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5.012.0004的圖片(20050120004_I001.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12.0004

尺寸:26.4 x 20.9 x 0.6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10~1940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圍嘴、圍兜、口水兜、獅子、瑞獸
文物描述:1. 圍涎是嬰幼兒的口水兜。本件圍涎使用雙層結構製作,背面底布為青色棉布,表面以青綠色絲緞做成獅子的造型,並於四足末端搭配黑色絲緞,並以白棉布做成尖銳的爪子形狀,更增添獅子張牙舞爪的威武勇猛。獅身以白色絲線搭配接針刺繡成鱗片狀的毛髮,強化出紋飾的視覺效果;面部用各色絲線繡製粗眉大眼呈現炯炯有神的眉目表情,尤其是桃紅色的眉毛,在綠色底布上更加逗趣可愛,紅色嘴角上揚微笑的造型加上末端鬍鬚張揚的樣子,以及立體心形的尾巴,搖曳生動的型態更顯靈動稚趣。款式有日常生活使用的簡單形式,也有搭配禮服的精美刺繡款式。
2. 獅子古作師子,據說是漢代通西域時,於漢順帝時傳入中國,是西域各國進貢而來的珍禽異獸。東漢年間( 67A.D. ),佛教傳入中土,象徵智慧的文殊菩薩騎獅傳法,民間才廣泛地認識獅子,對獅子的印象極佳,認為是保護佛法、具有法力的瑞獸。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8/12/09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水晶鳳凰螺)的圖片
藏品(陶紡輪)的圖片
藏品(日本絨螯蟹)的圖片
藏品(潛園(1981,新竹))的圖片
藏品(高橋長方蟹)的圖片
藏品(大會堂叁層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陶蓋鈕)的圖片
藏品(浴廁、廚房、洗衣房詳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