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男子頸飾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51700039的圖片(20051700039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為泰雅族的男子頸飾呈帶狀造型,係以天然貝殼製作成貝片,外形呈正方形。頸飾以十片貝片為主體,使用四道麻線串起,貝片與貝片之間以黑色、白色與紅色細小玻璃圓珠等距規律間隔裝飾,最後於兩端併合成單股繫繩。本件藏品為男子穿戴於頸部之裝飾品,使用兩端繫繩綁結於後頸處,於慶典祭儀與歌舞時搭配盛裝配戴。
傳統泰雅族之頸飾男女皆可佩戴。但如人齒、獸牙或貝錢串成的頸飾,僅有馘首勇士才有資格佩戴。外形呈細長之長方形貝片項鍊通常多為女性佩戴,貝片較大者多為男子所佩戴使用。其貝珠與貝片串愈多者往往代表佩戴者地位愈高。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由於貝殼的潔白、稀有,以貝珠、貝片裝綴的衣飾通常是身分地位的象徵,而各族中又以泛泰雅族系的衣飾最頻繁使用貝殼製品。

館藏編號:2005170003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製湯匙組)的圖片
藏品(三國志物語  第二卷 (日文打字清樣校訂稿))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紅鯉(全紅))的圖片
藏品(石砌木結構建築)的圖片
藏品(圓拱隱足蟹)的圖片
藏品(木雕岳武穆王神像)的圖片
藏品(陶紡輪)的圖片
藏品(光緒20年9月新竹縣正堂予竹北一保香山塘庄小租戶王義記頂余萬香下忙執照 第3536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