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日治時期消防帽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I001.jpg),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I001.jpg),第1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P001.tif)(CC BY),第2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P002.tif)(CC BY),第3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P003.tif)(CC BY),第4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P004.tif)(CC BY),第5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P005.tif)(CC BY),第6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I002.jpg),第7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I003.jpg),第8張,共9張
登錄號:2006.003.0021的圖片(20060030021_I004.jpg),第9張,共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6.003.0021

尺寸:44.2 x 36.5 x 45.9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衣裳帽履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內地延長主義、常備消防制度
文物描述:1.此件消防帽採用深灰色石棉布包覆的頭盔,下面則連接深藍色石棉布,石棉布兩側有金屬扣,扣起可完整包覆頭頸部,可隔絕火在現場的高溫高熱。
2.臺灣的常備消防制度為日治時期內地延長主義下,為因應臺灣消防需求而出現,是以日本明治維新後模仿西方建立的常備消防制度為基礎,逐步發展。
參考資料:蔡秀美,2009。從常備消防手到特設消防署:日治時期臺灣常備消防之引進與發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1期:69-108。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腳踏車棚結構詳圖)的圖片
藏品(西嶼塔燈碑記拓本)的圖片
藏品(水路部〈廈門港附近〉)的圖片
藏品(斑青山蝸牛)的圖片
藏品(提燈苔科)的圖片
藏品(高雄鹽埕區莒光街景像-3)的圖片
藏品(餽贈:禮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