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五雷令牌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P001.tif)(CC BY),第1張,共10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P001.tif)(CC BY),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P002.tif)(CC BY),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P003.tif)(CC BY),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1.jpg),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2.jpg),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3.jpg),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4.jpg),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5.jpg),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6.jpg),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06.003.0172的圖片(20060030172_I007.jpg),第10張,共10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6.003.0172

尺寸:6.9 x 13.1 x 3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護符法器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令牌、辟邪、王靈官、王天君
文物描述:本件五雷令牌為木刻,令牌作上端比下端稍窄的長方形,通身施有朱紅色漆,表面佈滿黑色污漬。令牌正面雕刻立姿王靈官像,為道教主要護法天將之一,靈官身穿鎧甲,左手結靈官指於胸前,右手上舉持鐵鞭於頭部上方,足下有一輪狀物。背面陰刻「五雷令」,兩側分別陰刻「三十六雷」、「二十八宿」。
五雷令牌為道教令牌的一種,通常用於召請護法官將降臨以護衛道壇、增強法力,並達到驅逐妖魔邪祟的目的。五雷令之形式多為上圓下方的長形令牌,正、反兩面常有三清諱、五雷號令、總召萬靈字樣與官將像。而令牌側緣則刻有二十八星宿名諱等,其雲篆文字及圖像有平常人即可辨識的正體字,也具有象徵號令、法力之所出的符令複文,為道壇上必備的法器。
參考資料:謝宗榮,2003。臺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5/12/23
已瀏覽清單
藏品(鎏金銀眉勒)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