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6.003.0183
尺寸:36.3 x 18.4 x 4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護符法器
類別二:器物類,娛樂,樂器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法器、經懺
文物描述:本件銅鈸為一對,銅製,直徑較大,臺灣民間稱為大鈔。在凸起部份中央鑽洞,穿上紅色棉布繩,以供雙手持握,鈸身有銅綠鏽斑與污漬斑蚊產生。
鐃鈸為銅鑄互擊式法器,其功能與與法鈴類似,但偏重於控制科儀唱誦節奏。其形狀為正圓形,中心部份突起並穿有繩子以利持握,尺寸較小型的為鐃,又稱為小鈔,較大型的稱為鈸,又稱為大鈔,也常見於北管樂隊與舞獅陣頭中。
參考資料:謝宗榮,2003。臺灣傳統宗教藝術。臺中:晨星出版公司。
編目者:委託編目謝宗榮
編目日期: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