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順和商會愛腑藥盒
登錄號:2006.006.0034的圖片(20060060034_I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6.006.0034的圖片(20060060034_I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2006.006.0034的圖片(20060060034_I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2006.006.0034的圖片(20060060034_I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6.006.0034

尺寸:8.2 x 10.9 x 2.8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化粧用品
創作者/製造者:順和商會
製造地:大阪湇水谷西之町
關鍵詞:愛腑、胃藥、藥盒
文物描述:本文物為順和商會愛腑藥盒,可分為藥盒蓋及藥盒體兩個部件。藥盒蓋正面最上方印有愛腑的登陸商標,寫有「THE AIFU」的字樣,中間則是日文片假名「アイフ」及其中文「愛腑」,右邊為「貴重藥配合」、「腸胃良藥」,可知該產品應為胃藥,販賣商為位於大阪湇水谷西之町的順和商會,且該產品是日本製造。藥盒體位長方體容器。
日本時代的藥事環境,基本上是依1896年訂頒的「臺灣藥劑師、藥種商、製藥者取締規則」,以及依此規則陸續頒布的相關規則、細則。一般賣藥的地方,可分為「藥局」及「藥房」。「藥局」因上述規定只有取得藥劑師執照才能開設,也才得調劑藥品,但臺灣當時並沒藥學相關科系的設置,亦沒有舉辦相關資格認定的考試,臺灣人要取得藥劑師資格,大部份要至日本學醫藥學,因此能稱為「藥局」者很少。而一般人要開設「藥房」,向地方官廳提出申請,獲得許可即可,販賣者稱藥種商,需在店家門牌旁掛有藥種商行名稱、住址、負責人姓名等「二尺五寸x七寸」的標誌,可以販賣洋藥(西藥)和漢藥(中藥)的便藥(成藥)。
參考資料:1. 皮國立,《當中藥踫上西藥》,台北:台灣書房,2009。
2. 梁瓈尹,《老藥品的故事》,台北:台灣書房,2009。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陽文史研究學會
編目日期:2018/12/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華北交通社人員戶外聚餐合照)的圖片
藏品(苞葉小金髮苔)的圖片
藏品(諸事圓滿)的圖片
藏品(大日本製藥株式會社依斯烏爾庫司藥物海報)的圖片
藏品(熱血鋼琴樂譜)的圖片
藏品(道光十八年陳問立轉典埔園字)的圖片
藏品(石碇堡陳瑞彩執照)的圖片
藏品(《紅毛港紀實》-29)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