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1939年(昭和14年)2月20日刊行《臺灣日日新報》第1、2、7、8版
登錄號:2006.006.0681的圖片(20060060681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6.006.0681的圖片(20060060681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6.006.0681的圖片(20060060681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6.006.0681

尺寸:80.3 x 53.4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報紙,日治時期
關鍵詞:報紙、御用報紙、日治、臺灣日日新報
文物描述:  此為一紙質報刊,為1939年(昭和14年)2月20日由臺灣日日新報社發行的《臺灣日日新報》第13983號第1、2、7、8版。此物件代表的《臺灣日日新報》為臺灣日治時期,日本官方立場的報紙,也被稱為總督府的「御用報紙」。
  此物件代表的《臺灣日日新報》為臺灣日治時期創辦,並偏向日本官方立場的報紙,也被稱為總督府的「御用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並非日治時期最早創辦的報紙,是由1896創辦的《臺灣新報》以及1897年創辦的《臺灣日報》合併而成。其後《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臺灣新聞》共三報被合稱「臺灣三大御用新聞」,同時也是臺灣當時最大的報社,最終在日治末期的1944年將臺北《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臺中《臺灣新聞》、臺南《臺灣日報》、高雄《高雄新報》、花蓮《東臺灣新報》五大報合併為《臺灣新報》,而在戰後《臺灣新報》被國民政府接收改為《臺灣新生報》。(何義麟,2015:26-27)
參考資料:王俐茹,2010。層遞與位移:日治初期臺灣文人身分變遷與臺灣日日新報,臺南市:國立臺灣文學館,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7,頁:113-149。
編目者:委託編目-亞洲數位典藏02
編目日期:2020/08/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貝匙)的圖片
藏品(嘉慶十一年竹塹社通事老萊湘江土目衛福生及甲首耆番等立給總墾批字)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貓兒菊)的圖片
藏品(香蕉構成花瓣的太陽花繪畫)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鬚文))的圖片
藏品(鹿港手轎)的圖片
藏品(褐巴布亞蝸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