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男子胸兜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12.jpg)(CC BY-NC),第12張,共13張
登錄號:20060300021的圖片(20060300021_0013.jpg)(CC BY-NC),第13張,共13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藏品為太魯閣族男子胸兜,係以一片略為方形的織布為主體,上端往外反摺一角與布面縫合,呈現略為五角之形制,另在上端及左、右兩角縫有紅色綁繩。本件胸兜以藏青、紅、白三色為主,以紅為底,布面上織有一片密集的藏青色田字形菱形紋及點狀形紋,另外串縫三排以銅鈴作為墜飾的白、黑兩色珠串流蘇,白珠部分係仿傳統貝珠樣式。再將一片黑布貼縫於後,遮擋織線與縫線。
男子穿著傳統服飾時,先穿著胸兜再外著長衣或短衣,穿戴方式係將平角處朝上置於胸前,上端兩條綁繩繞至頸部後方相繫,側邊綁繩往後繞於背部繫綁固定之。胸兜具有蔽體、保暖、裝飾之功能,泰雅、太魯閣、賽德克三族素以織布技術著稱,其服飾織品常見菱形圖案,文化意義代表眼睛或祖靈之眼。本件織紋精緻且裝飾豐富應為盛裝時所穿著。
真實的貝珠取自硨磲蛤,材料已不可得,因此本件為仿製,但早期的貝珠係族人與阿美族人交易獲得的。

館藏編號:20060300021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獸骨)的圖片
藏品(地下二樓平面)的圖片
藏品(戲服(對帔))的圖片
藏品(直翅目(3))的圖片
藏品(臺北州聯合女子青年團林氏編敏之相簿-0036)的圖片
藏品(邱德雲裝裱相紙:汗流脈絡等系列141)的圖片
藏品(木構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