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石矛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70401455的圖片(20070401455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7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考古類
蒐藏品類別:考古標本
年代:3500-2300B.P.
尺寸描述:器長:71.3 mm│器寬:39.5 mm│器厚:5.3 mm│重量:14.6公克(g)│殘孔徑:8.1mm
標本說明:1.石矛殘件,殘餘部位為尖端至中段,餘部過於殘斷,無法辨識類型。
2.器表呈灰黑色,板岩材質。
3.正器面通體細磨,背器面部分粗磨。背器面因泥土沉積附著,器面大部分呈黃褐色。
4.器身近尖端中央縱軸略帶突起之中脊,為全器最厚之處。
5.全刃加工細磨出刃端,刃端無明顯使用消耗跡,刃端圓鈍。
6.尖端圓鈍且略微缺損。
7.因殘斷無法辨認是否具有柄部。
8.底部為殘斷。
9.器身中央斷裂處帶有1個殘穿孔,以雙面鑽穿而成,穿孔因殘斷僅存2/3圓,殘孔徑8.1mm。
10.標本正面左側刃面書寫原始註記:「PN407

館藏編號:2007040145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經書)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陶紡輪)的圖片
藏品(兩端帶穿玉棒)的圖片
藏品(地盤.位置.現況及面積計算)的圖片
藏品(嘉慶二十年陳棚等三人仝立賣盡根杜絕宅契)的圖片
藏品(1962年10月3日高雄縣茄萣鄉衛生所助產士林龔添根據報該員看護鄉民林秀美小產工作認真應予嘉獎令)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2148))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