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竹編籃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2.jpg)(CC BY-NC),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3.jpg)(CC BY-NC),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4.jpg)(CC BY-NC),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5.jpg)(CC BY-NC),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6.jpg)(CC BY-NC),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8.080403.003的圖片(2008080403003_P007.jpg)(CC BY-NC),第7張,共7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主題類別:居住用具
族群:阿美族
尺寸:長:53.5 x 寬:54.5 x 高:25cm
藏品描述:搬運工具。編籃。方底原口,底部和立身都是斜紋編,立身時在轉角位置插入籐條,並彎成U字型,可以固定也可以當提把,籃底四個角加上圓籐當作圈足,可以保護編籃,延長使用期限。開口處用藤條與後竹片收緣與加固。竹、籐、木是最豐富的天然資源,因取材容易、符合周遭環境、便於製作和攜帶等因素,所以竹籐編是常見於台灣各族的傳統工藝。編器按功能可以分為背負型容器、儲藏容器、魚簍、頭飾和雨具等,用途相當廣泛。材料多為族人外出時所取得。阿美族的藤編技術相當的發達,在傳統阿美族的社會裡,男子在結婚必須要學會編籃、木工等手工藝,一般而言,年齡階級中的老人是手工藝技能的導師。目前阿美族人仍會編織背籃、魚簍等生活工具,只是材料逐漸改成色彩繽紛的尼龍纖維。

登錄號:2008.080403.003

典藏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地下貳層自動水噴霧設備工程)的圖片
藏品(呂宋莢迷)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倚坐的裸女)的圖片
藏品(石鏃)的圖片
藏品(紅玫瑰5卷16期)的圖片
藏品(雪景)的圖片
藏品(ロビンソン漂流記)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