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器物類\生活衣飾與用品
材質:木質
尺寸:長:27 x 寬:2.5 x 高:25cm
取得方式:捐贈
藏品描述:木質的漆盒,可分為二層盒身和盒蓋。盒身外部以黑漆為底,內部則以朱漆為底。盒蓋外側繪有兩嬉戲童子,左側童子手持風箏;人物腳踩以菱格紋代表的草地,以鳥和兩側的雲為背景,並以雲紋為邊飾。盒蓋側邊繪有花草。兩層盒身以牡丹為主題,底部圈足為連珠紋。第一層盒身開口有髒汙。
描漆始於明代,到清代時以描金為多。清代早期較少描金漆,到雍正時才大量增加,乾隆時描金器不僅數量多,種類也變化大,從最大宗也最傳統的盤子,擴展到盒、爐和匣,甚至出現了極少數的紫漆描金。
木頭是被廣泛使用做為漆器的胎骨,為避免木頭因熱脹冷縮而變形,除了需要有特定木材外,也很重視事先的乾燥處理。經過乾燥處理後的木胎,需要將縫隙填滿,並糊上1-3道的紙或布,再塗上灰料、上油,得經過數道步驟後方可上漆。
登錄號:20080520785000
典藏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管理單位:臺南市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