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建築圖
登錄號:20080301112的圖片(2008030111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此套建築圖,係傅義修士於1979年為花蓮縣秀林鄉三棧天主堂新建工程所設計,共計11張,標本編號自20080301111至20080301121。
本張圖檔編號20080301112,案名「花蓮縣秀林鄉三棧天主堂新建工程平面圖、剖視圖及立視圖」,圖號1。主要內容為:平面圖、右側立視面圖、正A-A剖面圖。
本天主堂外觀由兩個在聖經裡意味和平、三位一體的三角形與一平面略呈五邊形的扁平量體相崁而成:聖台區的屋頂斜面由平地延伸至屋脊並於頂端布上十字架,而由座位區、道理廳與門廳所組成的空間,則搭建於自聖台往東向平移出的第二個三角形屋頂下。為構成此意象鮮明的三角形空間,本天主堂在結構形式上以斜柱為主要基調,另考量到銳角空間並不利於室內活動使用,便將座位區兩側垂直的外牆直落在斜柱上,形成建築物外觀有多處結構形式與空間意涵分離的含糊角隅。此手法看似為歐洲教堂常見的飛扶壁構造形式,但這與哥德式飛扶壁為頂柱因拱底產生的外向橫力所衍伸出的垂直角度並不相關。
白冷會修士傅義(Rev. Julius Felder),瑞士籍,享年86歲(1933年5月26日-2018年10月18日)。傅義修士飄洋過海來到臺灣東海岸地區,在臺東的41年期間,除了宣教事業,也協助醫療、致力文化保存並負責教區聖堂的設計。具有建築本業的他,陸續設計了四十多座教堂與百餘座民居。他喜歡取用當地建築素材,重視日照及通風功能。他的建築設計造型簡潔,呼應當地自然景觀,並具有歐洲現代建築風格等特色。最終以這一連串如珍珠般的教會建築設計而聞名,並將千餘張手繪原稿,贈送給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珍藏。

館藏編號:2008030111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連杯形器)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395))的圖片
藏品(中國小姐選拔委員會發行《中國小姐》1960年版)的圖片
藏品(影子(影本))的圖片
藏品(女學生彈鋼琴照)的圖片
藏品(石錛)的圖片
藏品(廣告美人)的圖片
藏品(美國美人牌福爾摩沙烏龍茶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