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印花松樹鶴紋碗公
登錄號:2009.010.0006的圖片(20090100006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0.0006的圖片(20090100006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0.0006的圖片(20090100006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0.0006的圖片(20090100006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0.0006的圖片(20090100006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0.0006

尺寸:25.2 x 24.8 x 9.5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6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鶯歌、松、鶴、碗
文物描述:1.本件彩繪松鶴紋碗公,器形呈平沿敞口,深圓腹,有圈足。碗內外壁釉色為米白,有少許顆粒、氣孔,口沿有一小處撞傷缺損。器腹外壁有開片現象。碗內紋飾以彩繪方式表現,碗內底部右方及下方以簡單線條及圓點繪出松樹,左上方蓋印一隻丹頂鶴,表現出正在空中展翅飛翔的意象,整體圖面表現簡單寫意。松樹及鶴皆象徵長壽,因此鶴紋常與松樹紋一同搭配應用在各種工藝品上,取其「松鶴延年」的吉祥寓意。
2.清及日治時期臺灣碗盤陶瓷器主要由日本及中國大陸進口,直到1930年代後在日政府的鼓勵下,轉為臺灣自行生產供應內需。1950-1960
參考資料:1.陳新上,2007。臺灣陶瓷的領航員-北投陶瓷發展史,頁:295-311。南投縣: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
2.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2/22
已瀏覽清單
藏品(昭和十七年范朝登電費繳款領收證)的圖片
藏品(愛國獎券第290期)的圖片
藏品(叩頭蟲(2))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015))的圖片
藏品(絨毛近方蟹)的圖片
藏品(男子對襟衫)的圖片
藏品(星笠螺)的圖片
藏品(地下室、一層平面圖、陰井路肩詳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