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彩繪林投樹鶴紋碗公
登錄號:2009.010.0039的圖片(20090100039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9.010.0039的圖片(20090100039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0.0039的圖片(20090100039_I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0.0039的圖片(20090100039_I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9.010.0039的圖片(20090100039_I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0.0039

尺寸:21.2 x 20.9 x 7.5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推測年份(西元):1960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鶯歌
關鍵詞:鶯歌、鳥紋、山水、水青
文物描述:1.本件為彩繪林投樹鶴紋碗公,器形呈撇口,弧壁,有圈足。施淺藍色釉,外幣釉色不均,有少許顆粒及氣泡現象。碗底取咖啡色、綠色、藍色色料以毛筆繪出兩隻鶴從水邊的林投樹林間飛出上天的景象。鶴在東亞有長壽的象徵,表達吉祥之意;臺灣碗盤的山水紋飾多為率性的簡筆,構圖簡單,畫出富有臺灣特色的水邊或海島風光。
2.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碗盤陶瓷器主要由日本及中國大陸進口,直到1930年代後在日政府的鼓勵下,生產碗盤的窯廠在南投、北投、鶯歌、魚池等地陸續出現。從1950-1960年代,碗盤生產集中在北投和鶯歌,1969年北投陶瓷廠關閉,許多窯場逐漸轉移到鶯歌地區。使鶯歌逐漸發展成為臺灣陶瓷重鎮。
參考資料:1.徐文琴、周義雄,1993。鶯歌陶瓷史,頁:8-57。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2.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以鶯歌產品為例,臺灣文獻,61(2):111-15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犬猿鄰組 (日文打字校訂稿) )的圖片
藏品(瑞城種子部出版《姻緣理想新歌》歌仔冊)的圖片
藏品(馬鞭)的圖片
藏品(書道名品選)的圖片
藏品(臺東岩灣浮浪者收容所製漆器置物四層方盒)的圖片
藏品(牛皮葉衣屬)的圖片
藏品(叩頭蟲(2))的圖片
藏品(拉氏清溪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