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9.011.0116
尺寸:8.9 x 14cm
外文名稱:明信片-「(臺灣の蕃地風習)蕃人の粟搗」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0~1929
年代描述:明信片約1920年代發行。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原住民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人文風俗,風俗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原住民、排灣族、Paiwan、搗粟
文物描述:1. 日本時代有色印刷明信片,圖片影像為一對盛裝的排灣族男女,站在石板屋前排滿獸骨的棚架下,手中各持一只木杵,正在搗木臼中的小米,木臼旁有一小孩,坐在木椅上觀看搗粟。此一原住民盛裝搗粟場景,地點又選在獸骨架下,似乎為攝影者刻意安排,非一般臺灣原住民的日常習慣。
2. 明信片正面底邊印刷文字「(臺灣の蕃地風習)蕃人の粟搗」(中譯:臺灣內地風俗-原住民搗粟)。背面印刷文字「郵便はがき CARTE POSTALE Correspondence Address」,左上角有一藍色郵票黏貼方框,框內有一飛馬圖案,下方文字「TOKYO JAPAN」,其餘空白。
參考資料:參考資料:臺灣記憶-國家圖書館珍藏日據時代明信片http://memory.ncl.edu.tw/tm_new/subject/ocentury/costumery_loom.htm(檢索時間2011/12/30)
編目者:葉前錦
編目日期:2011/12/30